这里还要再提一句Titan所采用的 Transmission Line 传输线式箱体设计。说起传输线式音箱,可能会有朋友提到现在的PMC,不错,PMC采用的是传输线式设计,但它1990年才成立。
传输线式理论最早由声学工程师 Benjamin Olney 在上个世纪30年代提出,其后在60年代,英国工程师 John Hayes、John Wright 与美国工程师 Irving Fried 一同创建了 IMF 音箱品牌(对HiFi史有一定研究的朋友想必多少都知道 John Wright、IMF品牌),John Wright 当时已经研制出了表现上佳的传输线式音箱。(下图为IMF TLS80,并不是John Wright研制的第一款音箱)
IMF解体后,部分人员创建了英国 TDL 音箱品牌,同样采用传输线式设计,并且取得了相当棒的市场成绩。可惜的是后来 TDL 也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消于无型了(下图为TDL 旗舰音箱 Reference Standard )。
1、Titan V的身高仍然是150多厘米,但音箱宽度从上一代的50cm缩减到36cm;2、前四代TITAN音箱都是三单元三分频设计,第5代Titan改为4分频,将原有的12寸低音单元移至音箱顶部,并且在音箱正面最上方增加了一只8寸的次低音单元;
3、Titan V 改为有源低音,在音箱内部内置400W功放,用以驱动顶部的12寸低音单元;
4、Titan V 用带式单元替换了前4代采用的中音单元。
传输线式音箱的一个主要缺点就是效率较低,前4代Titan的灵敏度只有85dB,而由于采用主动式低音的设计,Titan V 的灵敏度提升至87dB。有经验的朋友自然知道2dB的差异意味着什么。